印度农民抗议一年终让莫迪放弃修法?
专家:选举或是最大考虑
发布时间:11.19.2021 来源:澎湃新闻
印度《铸币报》(Mint)11月19日报道形容,莫迪的上述表态是一个“惊人的180度大转弯”(U-turn)。报道还指出,莫迪宣布上述消息恰逢锡克教创始人那纳克(Guru Nanak,1469—1539)的诞辰。莫迪发布声明时引用了那纳克的话,声称印度政府如那纳克所言是在“为国家服务”,以“让人民生活过得更好”。
最早发起针对三项农业新法抗议的是旁遮普邦锡克教农民,莫迪所属的印人党还曾利用锡克教群体的少数宗教特性,试图将抗议者描绘为致力于分裂印度国家的破坏分子。如今,莫迪则通过撤回法案、在那纳克诞辰发表讲话来向锡克教农民示好。
“莫迪此次突然宣布撤回农业新法,最直接的影响因素是选举。明年3月,北方邦将举行邦议会选举,如果印人党失去贾特人支持,对北方邦选情会造成很大冲击。”长期追踪印度农民抗议的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吴孟克向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说。贾特人是南亚北部聚居族群,北方邦西部是聚居区之一,居住在旁遮普邦的多信仰锡克教,居住在北方邦的多信仰印度教。
妥协是为争取选票?
印度农民以抗议对修法表示反抗后,莫迪始终态度强硬。根据路透社、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等媒体报道,莫迪此前坚称,印度的农业部门庞大而陈旧,新的农业法将对占经济总量约15%的农业部门进行改革,能为农民带来新的机会和更好的价格。
在超过一年的抗议活动中,印度政府遭受到了巨大的压力:最高峰时期,围攻德里的印度农民人数超过十万;今年1月26日,印度“共和国日”当天发生了“德里红堡事件”,极端农民团体攻占了作为印度国家象征的德里红堡;自始至终,农民抗议都维持了数万人的规模。
据CNN报道,莫迪最终向农民妥协让步可能与争取选票支持有关。CNN称,农民是印度最大的投票群体,农业部门维持着印度13亿人口中58%的生计。
北方邦位于德里东面,是印度人口最多的邦,有超过2亿人口,素有“票仓”之称。目前,北方邦由印人党执政。明年3月,北方邦议会将举行选举。吴孟克分析说:“北方邦是莫迪绝对不肯跟‘丢’的地方,对他而言这就像‘脊梁骨’一样。北方邦首席部长约吉·阿迪蒂亚纳特是莫迪的亲信,印人党的许多政策会从北方邦推往全国。农民抗议在北方邦和哈里亚纳邦引起了农民广泛抗议,这会对印人党的选情造成影响,进而影响印人党的执政和莫迪在党内的地位。”
《铸币报》报道称,已经有农民团体在北方邦加奇普尔(Ghazipur)庆祝莫迪的最新决定。根据印度媒体早前报道,加奇普尔是抗议农民的重要据点。
接下来会如何?
据半岛电视台报道,莫迪19日讲话时表示,印度议会本月晚些时候将召开会议,届时有关方面将完成废除这三项新农业法的宪法程序。
农民抗议领袖达尔山·帕尔(Darshan Pal)欢迎莫迪的决定,称这是“农民运动的一项成就”。“这是农民的团结和他们不断斗争的结果,我祝贺农民社群的团结,他们终于赢得了斗争。”帕尔告诉半岛电视台,“经过一年的斗争,尽管有700人牺牲,面对印人党政府的镇压,农民最终还是赢了。”他说。
印度农民联盟(Bhartiya Kisan Union)领袖拉克什·蒂凯特(Rakesh Tikait)则强调,农民的情绪不会立即平息。“我们将等待农业法在议会中被废除的那一天。除了农业最低价格法(MSP),政府还应该讨论农民的其他问题,”蒂凯特在推特上写道。
半岛电视台指出,印人党希望在明年初举行的七个州议会选举中保住权力。“我将莫迪的行为形容为‘断臂求生’。”吴孟克分析说,“然而长远来看,莫迪放弃修法的决定仍会有长远的不利影响。”
吴孟克认为,修法的不利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莫迪在政治姿态上示弱,损害了自己作为“强硬领导人”的形象,而且莫迪一直强调农业法有利于农民却最终放弃,失去了公信力;第二,放弃修法意味着有利于大资本集团的自由化改革、去国有化改革受挫,这将影响资本集团在选举上支持印人党的意愿;第三,莫迪政府的政策制定有“小圈子”的特点,主要是莫迪及从古吉拉特邦历练而来的核心官僚在制定政策,放弃修法意味着莫迪及其核心同僚会在印人党以及母体组织“国民志愿服务团”(RSS)中受到更多阻力和挑战。
新的农业法被认为是莫迪领导的印人党政府广泛的自由化改革议程中的重要一环。澳大利亚悉尼独立研究中心兼职学者、《外交政策》专栏作家萨尔瓦多·巴本斯(Salvatore Babones)今年4月撰文称,农业法改革的总体目标是将印度农业从“地方管理的农村经济”转变为“现代国家工业”。
“毫无疑问,莫迪宣布放弃修法意味着其经济改革议程受挫。接下来,莫迪政府可能会在推广社会福利、推进基础设施建设、炒作族群冲突上做文章,来维持政权。”吴孟克认为。澎湃新闻记者 许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