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第五期目录与摘要

发布时间:09.16.2020 来源:亚非发展研究所

亚太热点透析

全球海洋治理的未来及中国的选择                                                        吴士存

【内容提要】 全球海洋治理自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推进而兴起、发展,并在区域和国际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两条途径。当前,海洋治理的全球主义路径正面临逆全球化、民粹/民族主义、经济保护主义、单边主义的挑战。海洋治理的区域主义和全球主义路径各有优势、相互补充。面对全球性、跨区域海洋挑战与威胁,多边主义、全球主义的海洋治理必不可少,而区域主义的优势也将慢慢融入其中,并形成“混合主义”的海洋治理路径。对于中国而言,倡导多边主义和全球主义的海洋治理路径,并推进在南海及周边地区的海洋治理合作,将是在全球海洋治理体系的重建中争取更多话语权、推进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较为可行的选择。

【关键词】全球海洋治理  区域主义  全球主义  混合主义  海洋命运共同体

【作者简介】 吴士存,中国南海研究院院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博士生导师(海口 邮编:571100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南海战略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编号:14ZDA087


“后疫情时代”的世界秩序与俄罗斯的战略选择                                            冯玉军

【内容提要】 新冠疫情蔓延激化全球既有矛盾,深刻改变冷战结束以来的全球政治、经济与安全图景。近来,俄罗斯领导人和智库专家对“后疫情时代”的国际格局、世界秩序、全球化进程、大国关系进行深度思考,认为在国际格局与世界秩序加速重塑之际,俄罗斯迎来克里米亚危机甚至冷战结束以来最大的战略机遇。在俄罗斯战略界看来,新形势下,俄罗斯需要重塑对外政策思想,巩固自联合国成立以来就享有特权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对全世界的特殊责任,深化欧亚一体化合作,巧妙运筹俄中美三角关系,借助多方力量平衡对华关系,谋求实现俄美关系改善。

 后疫情时代  国际格局  世界秩序  俄罗斯  战略选择

【作者简介】 冯玉军,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金项目 国家社基金重大研究专项以总体国家安全观为指引补齐中国国家安全治理体系短板研究”(编18VZL012)、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页岩革命背景下的美国能源权力及其影响研究”(编号:19BGJ032


区域安全探讨


美日同盟框架下的海上通道安全:合作与分歧                                      徐万胜    

【内容提要】 在同盟框架下,美日两国均高度重视海上通道安全,但双方的战略认知各有侧重。确保海上通道安全,是美日两国深化军事合作并推进同盟机制化建设的主要路径。在同盟内部,日本海上通道“自主防卫”能力的不断增强,既体现为日本因应美国的同盟战略需求并强化美日同盟关系,也体现为日本不时突破同盟框架束缚而独自采取行动。为构建海权同盟,尽管美日两国的战略重点有所不同,但双方采取多种措施联合介入海上通道所在地区的海洋权益争端,加剧了地区安全紧张局势。

 海上通道安全  美日同盟框架  地区安全  海权同盟  美日关系

作者简介 徐万胜,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邱月,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研究生(洛阳 邮编:471003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日本安倍政权介入南海争端态势与我战略应对”(编号:16BZZ087


地区安全秩序重塑与日澳安全合作                                                凌胜利  侯聪睿

 【内容提要】 冷战后日澳安全合作逐渐增强,实现了由“间接盟国”到“准联盟”的转变。关于日澳安全合作的原因,学术界主要有美国推动说、日澳同质说、经济外溢说和防范中国说四种观点,还有必要从地区安全秩序的视角对日澳安全合作进行分析。日澳安全合作的自主性,源自双方对于地区安全秩序诉求和安全手段选择的诸多共识或契合。受此影响,日澳安全合作不断增强,体现在安全协议日益增加、军事交流与合作不断发展、地区安全事务协调增强等方面。这对日澳双边关系、亚太联盟体系和地区安全环境等存在多重影响,也面临美国因素、内部分歧等限制。对中国而言,要注意到其自主性,加强与日澳利益交融,降低其对华安全威胁认知,促进多元包容的地区安全秩序构建。

 日澳安全合作  亚太安全秩序  美日联盟  美澳  印太战略

【作者简介】凌胜利,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主任、副教授;侯聪睿,外交学院国际安全研究中心科研助理(北京 邮编:100037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未来35年共建一带一路面临的机遇、风险和挑战研究”(编号:19VDL003、霍英东青年教师基金“中美亚太主导权竞争与亚太国家的战略选择”(编号:161088


南海专题研究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

——以南海为中心                                                                       

【内容提要】 南海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核心区域。南海既是“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引申出的两条X中国海上战略线的交汇区域,又是亚洲的地中海中国的加勒比海,同时还是以近海防御、远海护卫为核心的中国海军战略转型的起点。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背景下,未来中国海军将逐渐形成以南海为基轴、以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为两翼的海上战略布局,不仅进一步明确了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中的重要性,同时也奠定了南海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国海军战略转型中的战略根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中国海军  战略转型  南海

【作者简介】 何岸,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研究助理、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维护海洋权益”重大研究项目“美日印澳南海干涉政策及我应对策略研究”(编号:17VHQ008


中菲南海油气开发合作:法律困境与潜在风险                                            许蔡梦骁

【内容提要】中菲近年来积极推进南海油气开发合作双方早期共同开发实践中的法律障碍仍然是推进合作的主要制约因素。中菲对南沙部分海域是否为争议海域本身存在分歧,导致双方难以就开发合作的法律性质和法律适用达成一致菲律宾国内法的规定对参与合作的另一个主权国家分享油气资源的所有权和开发项的控制权构成重重限制在当前的法律困境和南海局势下,如果协议的关键条款对任何一方有关南海主权和权益的主张可能产生实质性的不利影响油气合作的结果将与其初衷相背离成为另一个南海摩擦的因素。以化解开发合作的法律困境为契机,从被动式法律辩护走向主动式法律开创塑造中国在南海争端中的国际法治话语权,在当下尤为必要。

 中菲关系  南海油气开发合作  法律困境  南海争端

【作者简介】 许蔡梦骁,南京大学中国南海研究协同创新中心博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国特色的国际关系与外交理论创新研究”(编号:08JZD0038


国际政治聚焦


美国印太战略的东南亚化及对东盟的影响                                                  范斯聪

【内容提要】 美国自提出印太战略以来,日本、印度和澳大利亚这三个印太战略支柱型国家积极响应,各自出台了本国的印太战略,形成了所谓四国机制。地处美国印太战略核心区域的东盟一直没有受到美国应有的重视,东盟对于印太战略也表现出迟疑态度。东盟认为,美国印太战略阻碍了东盟的发展和安全。美国出于无法单独应对中国的认知,推行印太战略的东南亚化而非东盟化,目的在于安全上侵蚀东盟的作为空间,实质上却消弭了东盟的内部团结,动摇了其在该地区的中心地位,最终给东盟造成经济地区主义与安全地区主义、传统安全的方式与东盟方式之间的矛盾和维护东盟外部中心与内部团结冲突三大困境。东盟虽会采取相应的应对方式,但却面临对其国际地位的考验。

印太战略  东南亚化  美国与东盟  地区主义  东盟中心

【作者简介】范斯聪,武汉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国家领土主权与海洋权益协同创新中心副研究员,察哈尔学会研究员(武汉 邮编:430072

基金项目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世界海洋大国的发展战略研究”(编16JZD029


京ICP备1301027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