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再度上调消费税,“安倍经济学”折戟了?

发布时间:09.24.2019 来源:新京报即时新闻


    据日本媒体报道,为了社会保障体系有稳定的财源,日本政府将于101日将当前8%的消费税上调至10%。这是日本自1989年引入3%的消费税以来进行的第三次上调。

稍早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在新内阁成立的记者会上表示,“未来10年间,日本应该不会增加消费税了。”不过,鉴于日本正面临严重的劳动力不足与人口老龄化,以及普通民众消费欲望不高等现实因素,在“安倍经济学”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的背景下,预计今后日本政府依然很有可能通过增税来扩大财源。

此次上调消费税是2012年安倍政权成立以来,第二次上调消费税。2014年,安倍政权将此前5%的消费税上调至8%,如今又将8%的消费税上调至10%。换句话说,在安倍晋三执政的这几年里,日本的消费税增加了1倍。在日本民众普遍未感到经济向好的背景下,消费税反而上涨了两次。

或许是顾及到了日本民众的不满情绪,所以针对此次增税,安倍政权也采取了一些补救措施,比如对报纸和一些食品依然维持8%的消费税、对啤酒等含酒精饮料上调至10%的消费税、在餐厅用餐和外带采用不同的消费税率等。

从经济学的角度而言,增税意味着个人可支配消费减少、生活负担有所加重,但也意味着能够刺激政府财政支出增加。

根据日本财务省的统计数据,将消费税从8%上调至10%后,日本政府每年多获得5.6兆日元(约合3800亿人民币)的财政收入。对于这笔财政收入,日本政府将主要分成三部分使用:一部分用来偿还国债,一部分用来充实社会保障体系(如老年人的医疗福利等),还有一部分用来进行免费教育(如幼儿教育免费、补贴低收入家庭大学生学费等)。

如果从财政收入的最终用途来看,安倍政权此次增税的做法值得肯定。然而,在目前日本经济发展低于预期的情况下,安倍政权的增税和最终使用,不外乎就是“拆东墙补西墙”,最终买单的还是日本民众。

其实,对于安倍政权的增税举措,日本民众并不接受。根据《东京新闻》在6月发布的一项民调显示,59.7%的受访者“反对”增税,37.7%的受访者“支持”增税,由此可见一斑。

实际上,不论是2014年的增税,还是今年的增税,都从本质上反映出一个问题,即“安倍经济学”并未获得实质性成功。

2012年底,安倍晋三再次当选首相后,抛出了以宽松货币政策、扩大财政支出和结构性改革为核心的“安倍经济学”,其目的是为了创造通胀预期,刺激日本民众购物,带动日本国内的消费与投资,进而推动经济复苏与发展。为此,日本央行还在2013年设立了2%的通胀目标,只不过至今依然未能达成。

“安倍经济学”实施初期,确实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日元贬值、企业利润上升、股市上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此前全球金融危机对日本经济的冲击。但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利润与股价的上涨,并没有转化成日本普通民众的薪资,因此也就没有起到刺激消费的作用,而缺少普通民众的消费,也就意味着日本政府从消费及相关领域获得税收有限。

与此同时,“安倍经济学”的边际效益正在减少,政策红利有所萎缩。一方面,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已经基本到了极限,即使采用了负利率,也没能带动普通民众的消费。另一方面,唤起民间投资的一些经济增长战略大多需要一定的时间,且在执行过程中还需要打破固有的利益藩篱,这并非易事。

因此,“安倍经济学”只能在短期内刺激日本经济发展,但难以长期持续。如此一来,在税收有限,且支出不断增大的背景下(如防卫预算、社会保障预算等),也就只有通过增税来寅吃卯粮了。

2012年再度担任首相至今,安倍晋三在外交、内政事务上雄心满满,特别是渴求通过修宪留名日本青史。然而,从目前来看,修宪不易,前后两次增税,或许才是安倍任期内留下的最大遗产。

 

京ICP备1301027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54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