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四期目录及摘要
发布时间:07.16.2015 来源:
南海争议战略透视
美国《海洋界限:中国南海海洋主张》报告评析 林 蓁
【内容提要】 美国国务院海洋、国际环境和科学事务局海洋和极地事务办公室2014年12月5日发布报告《海洋界限:中国南海海洋主张》,对中国的南海U形线可能的性质做出评论。该报告挑选在中菲仲裁案和南海争端处于非常微妙的时刻发布,无疑具有明显的指向性和针对性,其意图值得耐人寻味。一方面,该报告力图通过理性分析方式建立自己的“公正、客观”立场;另一方面,通过抹黑中国合理诉求的方式支持和偏袒菲律宾的不合理诉求。本文针对该报告在国际法、尤其是国际海洋法方面出现的错误进行辨析和驳斥,以正视听。
在理想与现实之间:从澳大利亚外交战略看澳大利亚南海政策 鲁 鹏
【内容提要】 本文简要评析澳大利亚外交战略,重点放在两方面内容上。其一是澳大利亚中等强国战略。这主要源于澳大利亚政治家对于本国在国际政治中独特地位与重要作用的长期追求,带有强烈的理想化预期。其二是澳大利亚的国家安全战略,反映出澳大利亚政治家对于本国现实利益的考虑。按照地域的重要性,澳大利亚将国家安全利益划分为不同等级,体现出其在地缘政治方面的清醒认识。如何将国家身份的理想与国家安全的现实考虑有机结合起来,这是澳大利亚外交战略长期面临的难题。澳大利亚外交战略中理想追求与现实考虑的这一对矛盾在南海问题上也凸显出来,并且成为理解澳大利亚南海政策转变的关键。
深度介入南海争端:日本准备走多远? 朱清秀
【内容提要】 冷战后日本对南海问题的安全关注经历了一个明显的变化过程。随着中日关系的恶化,日本的安全战略出现了有意制衡中国的实质性转变。日本开始寻求积极介入南海事务,并将此作为安倍内阁推行“积极和平主义”政策的一部分。日本介入南海争端的意图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两海联动”策略牵制中国;二是迫使中国陷入南海争端沼泽之中;三是借此压制中国在亚太海域影响力的扩大。然而,日本介入南海争端加剧了南海局势的动荡,促使南海问题向更加复杂化、国际化和军事化的趋势发展,也给中国和有关国家和平解决南海争端带来了更大的阻力。为此,中国应积极作为,一方面加强与南海周边各国及东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压缩日本在南海地区的活动空间,为南海争端的和平解决创造条件。
大国关系研究
核威慑、相互依赖与大国和平理论 [挪威] 斯坦·托纳森
【内容提要】 一些现实主义理论家认为,随着中国权力逐渐增长,中国和美国注定要发生冲突,一个针对中国的联盟也将形成。在参考了大量近期关于中美权力转移的著作之后,本文试图提出一个融合核威慑和相互依赖在内的大国和平理论。本文试图论证这样一种假设:只要中国和美国能够通过常规武器和核武器彼此进行威慑,同时避免采取大幅削减对对方经济依赖的行为,那么它们之间发生战争的风险就会很小。如果关键的第三方国家,特别是日本,继续受美国延伸核威慑的保护并通过贸易和跨国生产链与中国和美国进行经济上的融合,那么中美之间的和平将获得更多保障。只有当美国、中国和日本政府出于某种政治动机,采取从根本上减少对彼此的经济依赖这种措施时,它们才有可能陷入激烈的安全竞争之中,从而引发军备竞赛并产生巨大的战争风险。考虑到逐步升级风险因素的存在,这种情况不仅适用于全面战争而且也适用于有限战争。
博弈论视角下的中、美、俄关系:新态势及运筹思路 贾春阳 陈宇
【内容提要】 近年来,中、美、俄关系呈现出一系列新态势,主要表现为三方力量对比、内外处境和国际大环境的变化上面。三国关系变化与国际大环境变化相互影响,导致大国关系及世界格局出现了新特点。展望未来,中国应正确认识中美俄关系的变化态势,既看到自身与美、俄两国的分歧,也要认识到与美、俄两国广阔的合作空间和众多的共同利益。在此基础上,中国从外交大局和国家利益出发,积极主动地塑造和运筹好中、美、俄关系,为新时期开创外交新格局、落实“一带一路”倡议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甲午战争烙印与当前日本的历史修正主义现象 李若愚
【内容提要】 近代以来日本向亚洲大陆发动的第一场侵略战争就是甲午战争。在一定程度上,近代日本人的战争观正是通过甲午之战而确立起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尽管日方也曾多次表示会反省历史,但在翻检日本历史教科书中关于其对外侵略源头的甲午战争部分时,却不见了最重要的“侵略”二字。围绕历史教科书问题,日本国内怪象频生,其背后离不开日本右翼政治家的操纵。现任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恰恰与要求修改历史教科书的右翼组织有着千丝万缕联系,他抛出所谓“侵略定义未定论”并参拜靖国神社的举动,正是其战争观和历史观的具体反映。
聚焦“一带一路”
“一带一路”建设中的中国周边水外 郭延军
【内容提要】近年来,随着国际和地区形势的变化,中国周边跨界水资源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中国与周边国家关系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中国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无法绕开的一个议题,需要中国积极开展水外交,妥善处理有关矛盾和争议。本文选取中哈分水谈判和湄公河水资源治理两个案例,对中国现有水外交政策进行了梳理和评估,认为中国应当根据当前国际水外交的最新发展趋势,结合不同地区跨界水问题的现状和特点,实施差异化政策,从双边层面和区域层面不断调整和优化中国水外交,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奠定坚实基础。
湄公河水电开发对地区局势的影响 韦健锋 张会叶
【内容提要】湄公河电站建设有可能造成河流水位异常变化、河堤受侵蚀加剧、鱼类减少等生态问题,进而导致流域内渔业和粮食安全受到威胁,影响深远,因而遭到有关国家的反对。围绕电站开发产生的利益纷争,域内各国已尝试从外交层面加以解决,但未取得预期效果,从而对中南半岛的和平、安全与合作产生了一定负面作用。未来,湄公河水电开发可能成为影响东南亚次大陆和平与稳定的关键所在。
书 评
解读中国的崛起:美国急剧变化的中国观 汪 铮
综 述
“当前南海权益斗争与法理交锋研讨会”综述 孙建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