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国际时评:巩固中德合作“新常态”

发布时间:10.09.2014 来源: 新华网

 

   新华网柏林10月9日电(记者商婧)10月9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开始对德国进行正式访问,并将同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主持第三轮中德政府磋商。

  德国是李克强总理此次欧洲之行的第一站。继今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访德和7月默克尔总理访华后,李克强总理此访将奏响中德在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新定位下的“新乐章”。

  中德合作,是两个伟大民族的相互学习,是东西方两大经济奇迹创造者之间的惺惺相惜,对世界上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国家间的交往也起到示范作用。舆论认为,此访将拉开中德更高水平合作序幕,巩固中德合作相交相融、共塑创新、携手并进的“新常态”。

  ——新常态,是以机制化建设促进双方坦诚交流、互尊互信。

  政府磋商、战略对话、法治国家对话……当前,60多个中德政府间经常性对话合作机制为双方畅通坦诚交流提供了机制性保障。其中,始于2011年的中德政府磋商是中国与西方国家中建立的层次最高、议题最广的政府间对话机制。

  即将举行的中德第三轮政府磋商,双方将有20多位部长或副部长参加。这充分体现了中德关系的战略性、全局性和协作性,使中德能以更加宏观和长远的眼光为两国关系发展谋划蓝图。

  ——新常态,是以多维度务实合作实现相交相融、互利互补。

  一年前,李克强总理与中德工商界人士共进午餐时说:“中德关系发展具有强大的混合动力,已全面进入快车道和提速期。”

  如今,“高速度”“双方向”“宽领域”的中德经贸合作已在快车道上行进得更加稳健。

  中德两国同为经济、制造业和出口大国,都倡导自由贸易政策;中德两国是各自地区核心经济体,互为地区内最大贸易伙伴和企业投资兴业的重要目的地。双方合作具有广泛的利益交汇点和很强的互补性。

  今年1月至8月,中德双边贸易额已达1173亿欧元,同比增长12%,以此势头,中德今年双边贸易有望再创新高。迄今,8200多家德国企业在华落户,超过2000家中资企业在德国生根。以西门子、大众为代表的“德国制造”在中国家喻户晓;联想、华为等企业提供的舒适便捷的“中国服务”也逐渐走入德国寻常百姓家。

  “中国市场”为“德国技术”带来机遇,“德国质量”助推“中国速度”实现飞跃,正在成长的“中国制造”与成熟可靠的“德国制造”珠联璧合,无疑将极大促进中德经济社会发展,给百姓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也将为中欧乃至世界经济创造巨大增长空间。

  ——新常态,是以开放创新为动力引领中欧合作、中西交往。

  此次政府磋商将以“中德创新伙伴关系”为主题。“创新伙伴关系”是中德全方位战略伙伴关系最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德双方拓宽和深化务实合作的坚实基础。此次政府磋商,双方将发表以“共塑创新”为主题的《中德合作行动纲要》,系统而全面规划两国未来合作。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德两国都有忧患意识并致力于变革创新。

  在中国,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整体部署,改革路线图和时间表涉及15个领域、330多项较大的改革举措;德国一直将创新视为国家战略,最近推出“工业4.0”战略,积极推行能源转型,引领欧洲实施结构性改革。

  基于此,“创新伙伴关系”将引领中德关系进一步深入发展,推动中德关系进入精确磨合和深度对接的新阶段,并为中欧关系发展注入健康新动力。

  ——新常态,是携手相行,共同助推国际秩序朝更公正合理方向发展。

  中德两国是各自地区内举足轻重的大国,是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稳定的重要力量。习近平主席今年3月访德时,双方决定将原有的战略对话拓展为外交与安全战略对话。

  从乌克兰局势到伊核谈判,从应对气候变化到保障能源和粮食安全,从二十国集团到亚欧首脑会议,中德在双边、多边框架内不断深化外交和安全领域战略合作,中德携手成为国际外交舞台日益上升的力量。

  千川汇海阔,风好正扬帆。愿中德合作“新常态”不断充实内涵,抒写更加美好的未来。

京ICP备13010271号-6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6542号